你的位置:联华证券-比较正规杠杆配资平台 > 联华证券 >

股票交流平台 脑出血死者逐渐增多,医生:60岁后的老人,尽量改掉4个坏习惯

股票交流平台 脑出血死者逐渐增多,医生:60岁后的老人,尽量改掉4个坏习惯

随着年龄的增长,许多健康问题开始悄然找上门,尤其是脑血管疾病,像脑出血这种致命的病症股票交流平台,已逐渐成为老年人群体的常见死亡原因之一。

脑出血发生时,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出血,患者的病情通常急转直下,死亡率高,严重时甚至留下不可逆的后遗症,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,我总会想,为什么这么多脑出血的病例无法预防?

作为一名临床医生,过去几年中,我曾接诊过许多脑出血的患者,其中不乏年纪较大的老人,最令我痛心的,不是这些患者遭遇了突如其来的病痛。

而是很多情况下,他们的脑出血是可以避免的,如果能够在早期就改掉一些坏习惯,他们的命运或许就会完全不同,那么,不想脑出血,老人要改掉哪些坏习惯呢?

长期坐着不动

“坐办公室”“天天宅家”这类描述如今越来越常见,尤其是对一些老年人来说,可能一天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坐着的状态下。

坐着不动,听上去是种安逸的生活方式,但实际上,这种久坐的行为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危害极大。久坐不动不仅会引发高血压,还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,这两者是脑出血发生的重要诱因。

我曾接诊过一位70多岁的男性患者,他退休多年,平时基本上就是坐在家里看电视或是打牌,几乎不进行任何体育锻炼。

起初他并没有感到不适,直到一天早晨,他突然感到剧烈头痛,甚至站立不稳,被紧急送到医院。

经过检查,结果显示,他的脑血管由于长期缺乏运动,导致血管弹性下降,血液流动变得不畅,最终导致了一次脑出血。

患者的主治医生告诉我,如果他能早些改变生活方式,增加运动量,血管的健康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善,脑出血的风险也能显著降低。

科学研究也表明,长期静坐不动,尤其是中老年人,每天的活动量过少,容易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变差,血液粘稠度升高,这些都可能成为脑血管破裂的诱因。

根据一项研究,久坐不动的行为每增加1小时,脑血管病的风险会增加12%。

因此,建议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适度运动,比如散步、太极等低强度的运动,帮助促进血液循环,降低脑出血的发生率。

不重视血压控制

血压高是脑出血的头号杀手,尤其是高血压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,脑血管破裂的几率大大增加。

许多老年人常常不太关注自己的血压,一些人甚至认为自己年纪大了,血压升高是“自然的”,因此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常常不够重视。

事实上,血压持续升高,尤其是收缩压超过160mmHg以上,会加速血管壁的老化与破裂,增加脑出血的风险。

我曾遇到过一位75岁高龄的女性患者,她的高血压已有十多年史,但由于她平时身体没有明显不适,因此她对降压药的依赖不强,经常自己调整药量。

最终,她的血压在一次突发高峰时,直接导致了脑出血的发生,患者的家属告诉我,老人的高血压病情是逐渐恶化的,可是她从未重视过血压的变化。

即便有时感到头晕,也只是认为休息几分钟就能恢复,等到脑出血发生时,已经是无可挽回的局面。

在我的临床实践中,许多脑出血患者都与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有关,根据一项研究,6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如果不能保持血压稳定,发生脑出血的概率是正常人的3倍。

因此,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,控制血压至关重要,如果血压高于正常值,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监测,并坚持服用降压药物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,尽量避免血压过高引发脑血管意外。

熬夜加班

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,许多老年人也开始忙碌起来,特别是一些退休后的老人,常常因为某些兴趣爱好,或是参与社会活动,导致作息时间不规律,熬夜加班成为家常便饭。

虽然这些行为看起来与年轻人相似,但对于老年人来说,熬夜对身体的负担更重,尤其是心脑血管系统。

曾经有一位64岁的患者,由于酷爱看电视,每晚至少熬到凌晨才睡觉,早晨又早早起床去散步。

长时间的睡眠不足,导致他白天时常感到疲倦、头痛,直到有一天,他突然出现了剧烈的头痛和呕吐,最终被诊断为脑出血。

医生分析,熬夜加班导致他体内的激素分泌不正常,加重了血管的脆弱性,而缺乏充足的休息也让血管恢复的速度变慢,最终积累成了脑出血的隐患。

事实上,研究显示,长期熬夜不仅仅影响到人的免疫系统,还会直接影响心脑血管的健康,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。

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大的老年人,熬夜会使得自我修复机制减弱,血管老化的速度加快,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。

所以,60岁以上的老年人,应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,避免过度疲劳和熬夜,给身体提供足够的休息和恢复的时间。

长期过度紧张

情绪波动,特别是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,也会导致脑血管的压力增加,许多老人容易因为家庭问题、健康问题等原因,情绪长期处于焦虑、紧张状态。

高压的心理状态,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,心脏和血管的负荷增加,久而久之,血压升高,血管壁变得脆弱,极易导致脑出血。

一位65岁男性患者,平时家庭压力较大,他的情绪非常不稳定,常常因为小事发脾气,一天,他因为家庭琐事发生激烈争吵,情绪过度波动,最终导致脑血管破裂,引发脑出血。

经过检查,发现他的血管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硬化,长期的情绪压力导致血管的弹性降低,最终让血管在突如其来的情绪波动下破裂。

因此,老年人应尽量避免长期的情绪波动,学会管理压力,保持乐观、平和的心态,情绪稳定的老人,通常能更好地调节血压和维持身体的健康。

脑出血的发生,并非只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,它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,60岁以上的老年人,特别需要警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坏习惯,它们是引发脑出血的隐形杀手。

如果能够从现在开始,改掉这些习惯,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还能有效减少脑出血的风险,守护他们的生命健康。

参考资料:

[1]朱敏,朱玲玲.早期干预对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观察[J].世界临床药物,2024



相关资讯



Powered by 联华证券-比较正规杠杆配资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